蜜蜂是蜜蜂屬群居昆蟲的統稱,我國飼養的主要是中蜂(中華蜜蜂)和意蜂(意大利蜜蜂),其中中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優良蜂種,而意蜂則是我國引進的高產蜜型蜂種,下面小編就科普一下新手如何養蜜蜂吧!
一、蜂種論述
1、意蜂:意蜂是我國引進的高產蜜型蜂種,優點是群勢強大、分蜂性弱、不易逃群、產蜜量高,缺點是對我國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偏弱且易受到蜂螨和胡蜂的侵害。
2、中蜂:中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優良蜂種,優點是對我國自然環境的適應性極強且善于利用零星蜜源,缺點是群勢小、產蜜量低、易分蜂、易遷飛、易受巢蟲侵害。
二、養蜂工具
1、蜂箱:蜂箱是養蜂最基礎的工具,主要作用是為蜜蜂提供繁衍和生息的處所,因設計思路不同有傳統蜂箱和活框蜂箱兩種,又因適宜蜂種不同有中蜂蜂箱和意蜂蜂箱等幾種。
2、蜂帽:蜂帽是養蜜蜂的專用工具,主要作用是防止在管理蜂群時被蜜蜂蟄傷,從款式上看養蜂帽是多種多樣的,但不管那種款式的養蜂帽都要以輕便耐用且視野清晰為原則。
3、其他:養蜂還需要很多配套工具,主要包括搖蜜機、蜂掃、起刮刀、囚王籠、隔王板、防逃片、飼喂器、噴煙器、介王器等等,若人工培育蜂王還需要準備育王棒和移蟲針。
三、養蜂場地
1、環境:養蜂場地周圍必須要能保持安靜,例如人煙稀少的田野或果園適合養蜂,公路、鐵路、工廠、學校等附近則不適合養蜂,另外煙霧、聲響、震動等比較頻繁的地方也不適合養蜂。
2、氣候:養蜂場地的小氣候必須要適宜,對蜜蜂影響最大的是溫度和風力,其中溫度上要求冬春要向陽以防寒潮、夏秋要遮陰以暑熱,而風力則要求不能在山頂或常有強風的山谷中養蜂。
3、蜜源:養蜂場地附近必須有豐富的蜜源,由于蜜蜂的有效采集半徑只有三公里,因此養蜂場半徑三公里范圍內必須要有豐富的蜜源,最理想的蜜源條件是大蜜源之間夾雜著數個小蜜源。
4、敵害:養蜂場地附近敵害必須盡量少,例如胡蜂、蛙類等都會侵襲蜂群,尤以胡蜂對蜜蜂的危害最明顯,因此養蜂場要建在附近胡蜂較少的地方,若附近有人養胡蜂則不適合再養蜜蜂。
四、蜂群飼喂
1、補助飼喂:補助飼喂是給蜂群補足生存所必須的食物,例如越冬期到來前養蜂人要為蜂群補足整個越冬期所需的飼料,蜜源匱乏且蜂巢中儲蜜不足時養蜂人也要對蜂群進行補助飼喂。
2、獎勵飼喂:獎勵飼喂能刺激蜂王產卵并能激勵工蜂育蟲,例如春繁期和秋繁期都需要獎勵飼喂,原因是蜂群繁殖速度會受到蜜源的調控,通過獎勵飼喂可給蜂群造成蜜源豐富的錯覺。
3、安撫飼喂:安撫飼喂能促使混亂的蜂群快速穩定下來,例如蜂群過箱后及時飼喂能促使蜂群快速在蜂箱中泌蠟造脾,合并蜂群或介入新王后及時飼喂也有助于蜂群秩序快速恢復正常。
五、四季管理
1、春季:蜜蜂春季管理的重點是春繁,目的是促使越冬蜂群快速恢復群勢,否則可能無法利用春季的蜜源,開繁時間是當地第一個大流蜜期前推60天,方法是每天傍晚對蜂群獎勵飼喂一次。
2、夏季:蜜蜂夏季管理的重點是防暑,事實上高溫也是制約蜂群夏季發展最主要的因素,解決辦法是將蜂箱搬到陰涼處或在蜂箱上搭涼棚來防曬,必要時可灑涼水或在蜂箱內放冰袋來降溫。
3、秋季:蜜蜂秋季管理的重點是秋繁,目的是促使蜂群快速培育適齡越冬蜂,否則蜂群可能無法順利越冬,開繁時間是當地最后一個流蜜期前推60天,方法是每天傍晚對蜂群獎勵飼喂一次。
4、冬季:蜜蜂冬季管理的重點是保溫,例如可用作物秸稈等保溫物將蜂箱包裹起來,必要時箱內也可填充保溫物,但一定要“寧寒勿熱”,原因是越冬期溫度過高對蜂群的危害遠大于低溫。
六、病害防治
1、胡蜂:胡蜂在山區、丘陵等地區危害尤為嚴重,可用蒼蠅拍撲打,也可把巢脾下沿的雄蜂子脾割下拌上殺蟲劑防止蜂箱周圍,等胡蜂采食后帶回蜂巢中便可毒殺整個胡蜂群。
2、巢蟲:巢蟲(蠟螟的幼蟲)主要危害中蜂,尤其是群勢偏弱的蜂群更易受到巢蟲危害,輕者將影響蜂群的正常發展和蜂蜜產量,嚴重時蜂群甚至因無法抵抗而不得不棄巢而逃。
3、中蜂囊狀幼蟲病:中蜂囊狀幼蟲病是中蜂危害最大疾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對于這種蜂病一定要以預防為主,另外鹽酸金剛烷胺等抗病毒藥物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4、蜂螨:蜂螨是意蜂最主要的寄生蟲,受危嚴重的蜂群群勢會迅速削弱,采集力嚴重下降,甚至會造成全群死亡,最佳辦法是在無封蓋子時用高效殺螨藥物滅殺蜂箱中的蜂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