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養蜂學會、中國蜂產品協會共同主辦的2017年中國蜂業博覽會暨全國蜂產品市場信息會在各有關單位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今天在湖北省潛江市召開了。
中央2017年1號文件明確指出,“······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加大農村改革力度,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力爭農村全面小康建設邁出更大步伐”。為我國蜂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2016年,在農業部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養蜂學會與廣大蜂業界同仁一道,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為中國蜂業的振興與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推動養蜂補貼方案實施
學會多次向農業部反映全國蜂農訴求并呼吁考慮養蜂補貼。應邀出席農業部養蜂補貼座談會,提出養蜂補貼措施建議,一是從蜜蜂良種方面進行補貼;二是從養蜂大型機具及蜂箱方面進行補貼;三是從標準化養蜂生產(特別是成熟蜜生產)方面進行補貼。會后,按照農業部要求,起草并上報了“養蜂補貼方案”,推進早日實現全國養蜂補貼,以進一步推動養蜂者的積極性,加大養蜂力度,促進蜂業發展。目前,蜂機具補貼試點工作已經在山東省開展。
二、堅持科技創新驅動,支撐產業發展
學會充分發揮會員單位高校、科研單位、專家、教授云集的技術優勢,與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密切配合,以科技創新支撐和推動蜂產業的健康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及中國養蜂學會在2016年度通過舉辦各類蜂業技術培訓班累計培訓基層技術人員3000多人,培訓養蜂大戶2000多人,培訓種養大戶6000多人,培訓蜂農約30000多人,發放培訓資料30000多份;科技人員發表學術論文168篇,其中SCI/EI收錄50篇,出版著作10部;申報國家專利29項,獲授權國家專利 47項;完成軟件著作權登記4項:制修訂國家、行業、地方等標準16項;獲獎成果8項,其中省部級一等獎2項,省部級二等獎4項,省部級三等獎2項;列入農業部2016年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1項;為我國蜂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夯實養蜂生產基礎工作,扎實推進標準化養蜂示范基地建設
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養蜂學會建設蜂產品安全與標準化生產基地33個,成熟蜜基地示范試點14個,蜜蜂良種繁育基地2個,蜜蜂健康養殖培訓基地3個,蜜蜂授粉基地2個,中華蜜蜂保護與利用基地2個,蜂機具生產基地4個;蜜蜂文化基地12個;蜜蜂之鄉16個,蜂產品之鄉1個,蜂機具之鄉1個。為我國養蜂業實現優質高效生產及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促使中國優質蜂產品走向世界
2016年4月23-27日,學會組織團赴沙特阿拉伯參加13屆AAA亞洲養蜂大會暨博覽會會議,代表團提交學術論文24篇,獲11枚國際獎牌;其中,中國代表團選送的成熟蜜獲得2枚金牌、2枚銀牌、2枚銅牌的好成績、學會獲得“最佳組織”獎、“全球領導者通過社團合作共建知識社會”獎。代表們積極參加各領域學術交流并作學術報告,充分展示了我國蜂業科技研究新成果、新技術,了解了各國蜂業學術發展動態并汲取國際蜂業先進與前沿,展示了我國蜂業新產品,引起國際同行的重視,大大提升了我蜂業及我會在國際國內的地位,特別是我會推廣的成熟蜜,讓國際同仁對我國蜂蜜質量刮目相看,也為我會倡導推廣成熟蜜生產、與世界養蜂強國接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根據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中國養蜂學會計劃在2017年重點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大力宣傳和推廣蜜蜂授粉技術,充分發揮蜂產業在農民增收、農業增產、作物提質、產品增效、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改善方面的獨特作用,來進一步提升和強化蜂產業在大農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2、扎實推進養蜂精準扶貧工作。要充分發揮養蜂業投資少、見效快、中蜂產品價值高的優勢,與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密切配合,進一步做好養蜂扶貧工作,進一步加強對邊遠山區、貧困地區發展中蜂養殖事業的技術指導與發展規劃,做強做大中蜂產業。
據了解,2016年以來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實施養蜂精準扶貧工作,在甘肅、貴州、山西、湖北、四川、江西等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結合“電商+養蜂”的發展模式,幫助偏遠地區農民盡快脫貧致富,我們將對中蜂養殖助推精準扶貧發展較好地區的經驗及時進行歸納總結,作為扶貧的經典模式予以推廣。
3、繼續加大“共建蜜蜂之鄉”、“全國蜂產品安全與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國成熟蜜生產基地”建設力度,大力推進我國蜂產品生產由重數量和產量向重質量和效益方向轉變,進一步提高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我國蜂產業的轉型升級。
據天津檢驗檢疫局統計,2016年1至11月,共檢進口蜂產品811噸,貨值達41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1%和3.7%,已超2015年全年水平。在所有進口的77批的蜂產品中,共有27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為35%。這充分說明,洋產品未必就是好產品,中國蜂產品只要自強不息,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就一定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國產好的蜂產品一定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4、繼續加大蜂業科研與蜂產業結合的力度,進一步加強蜂業科學與技術的研究(包括新型蜂機具研發、高效低殘蜂藥研發、蜂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發、蜂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發、蜜蜂良種選育、蜂授粉技術等),以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為平臺,瞄準世界蜂業科技前沿與蜂產業發展需求,為我國蜂產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與技術支撐。
5、繼續加強蜂業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充分發揮和利用國際養蜂大會與亞洲養蜂大會兩個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平臺,積極組織我國蜂業企業參與相關的國際蜂產品評優活動,向國際同行推薦我國優質、原生態蜂產品,提高我國蜂產品的國際形象與國際競爭力;同時,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養蜂技術與裝備并盡快消化吸收,借鑒國外先進養蜂經驗與技術,提升我國養蜂技術水平。目前,要重點做好即將于2017年9月29日至10月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5屆國際養蜂大會的組織報名工作。
6、進一步做好新疆黑蜂、東北黑蜂、中華蜜蜂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工作,鼓勵與幫助符合條件的地區設立相關的蜜蜂資源保護區及資源保種場。
7、聯合一切力量,通過各種渠道,繼續創造條件,積極向農業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呼吁對養蜂業及蜜蜂授粉進行政策性補貼及出臺相關扶持性政策,促進養蜂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8、倡導全國蜂產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以誠信為本”,“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要堅持職業操守,堅守道德底線,杜絕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蜂產品,凝聚中國蜂產品發展的正能量,為凈化中國蜂產品市場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