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靜在“一村一品”水南蜂蜜西牛村中蜂養殖基地里,檢查蜜蜂采蜜情況。
文/圖西江日報記者 潘粵華
在高要區水南鎮連綿的大山里,長有不少鴨腳木樹。冬日暖陽下,這些鴨腳木樹開出點點白花,吸引著群群蜜蜂前來采蜜。在這些勤勞的小精靈中,就有來自肇慶市高要區中蜂蜂業專業合作社養殖的蜜蜂。這家合作社自2010年成立以來,致力發展養蜂產業。合作社的社員們用辛勤的雙手耕耘美好的“甜蜜事業”。
高要區中蜂蜂業專業合作社位于高要區水南鎮,是一家有自主品牌,集中華蜜蜂養殖、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專業化合作社。剛成立時,合作社只有社員11人,年收入不足20萬元。發展至今,合作社已有社員208人,專業養殖場152個,中華蜜蜂9000群,蜂蜜正常年產量可達300噸,年產值800萬至1000萬元,成為了肇慶市最大的中華蜜蜂特色養殖基地。
“在水南鎮養殖蜜蜂,有著天然優勢。”高要區中蜂蜂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潘靜介紹,水南鎮是廣東省森林小鎮,生態環境良好,植物多樣性突出,山區蜜粉源豐富,為蜜蜂生長活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所生產的蜂蜜也純天然無污染,綠色健康,品質純正。
中蜂蜂業專業合作社商標注冊的產品鴨腳木蜂蜜,是南藥特色花蜜品種。“鴨腳木樹每年12月前后開花,花期約45天。蜜蜂在花期間采花釀蜜,釀成的冬蜜香醇甘甜,略帶特有的苦味。”中蜂蜂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潘靜的丈夫鐘建光告訴記者,鴨腳木冬蜜享有“冬蜜之王”的美譽,有助于清熱解毒,潤燥,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特別地,中蜂蜂業專業合作社將鴨腳木蜂蜜與高要名特產佛手相融合,用蜂蜜浸佛手,對疏肝理氣,生津和胃,化痰止咳具有一定的功效,產品十分受市場歡迎。
多年來,中蜂蜂業專業合作社一直強化質量管理,開展中蜂產品安全與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始終把質量管理作為合作社的第一任務。鐘建光說:“在市、區農業農村局,以及水南鎮黨委政府的指導幫助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按照統一品種、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防治、統一指導、統一銷售的‘五個統一’機制實施標準化生產,并不斷規范各項生產管理制度。”
同時,合作社強化品牌意識,依托自營店傳統模式進行推廣,在周邊市、縣、鎮等發展代理商、加盟商以及設立直營店,讓鴨腳木蜂蜜不僅實現了在本地市場銷售,銷售渠道更是拓展至四川、上海、湖南、新疆等地,銷售額不斷增加。
中蜂蜂業專業合作社還是廣東省養蜂學會肇慶科技服務站掛點所在地。從2012年開始,合作社便大力推進中華蜜蜂標準化養殖,邀請省內專家授課,開展產品安全與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班,讓社員通過培訓掌握養蜂要領,成為養蜂能手,至今已有超過八成的社員獲得了培訓結業證書,多名社員獲得“蜜蜂飼養工四級”職業資格證書。
強化質量管理和品牌意識,提升養蜂技術含量,這讓中蜂蜂業專業合作社所生產的蜂蜜質量得到了有力保障,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鴨腳木蜂蜜已成為了水南鎮的一張名片。而合作社也先后獲得肇慶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單位、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單位、肇慶市巾幗創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示范社、肇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等榮譽稱號,并通過示范帶動和技術推廣,有效帶動周邊100多戶農戶分享發展成果,讓其年收入提高了約28%,助力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如今,中蜂蜂業專業合作社已成功申請廣東省“一村一品”項目,大力建設“一村一品”水南蜂蜜西牛村中蜂養殖基地。鐘建光和潘靜表示,合作社將繼續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山區養蜂業綠色健康發展,加強產品推廣,進一步提升蜜蜂養殖技術水平,讓周邊農戶過上甜蜜生活。
近年來,水南鎮通過大力發展標準化健康生態養殖,推進科學技術普及,發揮帶動產業作用,打響水南蜂蜜文化品牌等措施,促進蜜蜂養殖產業不斷壯大,蜂蜜銷售營業額大幅增加,產業發展成效明顯。目前,全鎮約有1233戶農戶養殖蜜蜂,林下養蜂數量達2.8萬群。蜂蜜價格從零售價約40元/公斤右,到現在約150元/公斤。水南蜂蜜以良好的品質贏得了較大的市場份額,產業健康穩定發展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