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的生存與發(fā)展需要蜜和粉,所以養(yǎng)蜂地必須擁有適量的蜜粉源植物。對于定地養(yǎng)殖中蜂的朋友來說,蜂場附近有充足的蜜粉源植物,顯得更加重要。但各地的蜜粉源條件不同,有的地區(qū)春季蜜粉源豐富,夏、秋季蜜粉源不足;有的地區(qū)夏、秋季蜜粉源豐富、春季蜜粉源不足。就是在同一地區(qū)也有主要蜜粉源植物和輔助蜜粉源植物,蜜源和粉源不相適應的現(xiàn)象。因此,我們要想養(yǎng)好蜂就應該有計劃地栽培蜜粉植物,創(chuàng)造連續(xù)的豐富的蜜粉源條件,以適養(yǎng)蜂生產(chǎn)發(fā)展的需要。
蜜粉源植物以泌蜜量的高低,分為主要蜜粉源植物和輔助蜜粉源植物。主要蜜粉源植物是指數(shù)量多、分布廣、花期長、分泌花蜜量多、蜜蜂愛采、能生產(chǎn)商品蜜粉的植物;在主要蜜粉源植物開花期不相銜接時,可用以補充調(diào)節(jié)蜂群飼料供應,特別是在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到來前可以培育出大量青壯年蜂,為充分發(fā)揮主要流蜜期的優(yōu)勢,提高蜂蜜產(chǎn)品的質(zhì)與量創(chuàng)造條件的蜜粉源為輔助蜜粉源。
一、主要蜜粉源植物
1.油菜。油菜屬十字花科一年或二 年生草本、種植作物。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12~4月開花,花期30~35天。油菜有粉有蜜,泌蜜量大,一般年份,每群蜂可采集20~40斤蜜。油菜蜜呈琥珀色,有菜花香味,極易結(jié)晶。油菜白天開花,多集中在上午,并以7~10時為最多。
油菜開花溫度范圍一般在12~20℃,早熟種開花早,開花溫度要求較低:晚熟種開花晚,開花溫度要求較高。開花前1~2d如氣溫高,開花數(shù)多而整齊,當氣溫降至10℃以下,開花數(shù)顯著減少,5℃以下則多數(shù)不開花。至0℃或0℃以下大量落花,幼蕾黃化。氣溫超過30℃對開花也是不利的。油菜開花相對濕度以70%~80%為適宜,如果相對濕度降至60%以下或升至94%以上,均不利于開花和泌蜜。油萊在7℃即泌蜜,以18~25℃為適宜。油菜花期蜂群管理中,應注意早春要緊縮蜂巢,加強保溫,補足飼料,獎勵飼養(yǎng),蜂群復原后,逐漸適時加牌擴巢,重點抓好繁殖;要注意防止粉壓卵圈,影響蜂群繁殖;做好蜂群保健和防病工作。
2.紫云英。紫云英屬豆科一年生草本,適合江南地區(qū)種植做綠肥。2~4月開花,花期30天。紫云英的流蜜與氣溫關(guān)系甚大,25度為流蜜最適溫度。紫云英開花時,常被耕掉漚肥,只有留種田面積較大的地方才可以豐收。每群蜂可取蜜40~80斤。紫云英蜜呈淡白色,不易結(jié)晶。如果結(jié)晶,則非常細膩。我們湖北赤壁地區(qū)的紫云英開花流蜜始期正好緊接著油菜花流蜜末期。
3.柑桔。柑桔為蕓香科柑桔屬喬木、果樹,分布于我國南方。2~5月開花,柑桔開花初期蜜多,末期無蜜。每群蜂可采蜜20~40斤。柑橘蜜為特淺琥珀色,易結(jié)晶。
柑桔花期流蜜有大小年現(xiàn)象,但無明顯規(guī)律。正常年份花期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蜜粉豐富,柑橘花為總狀花序,花多為白色.開花期要是遇上多云或晴天,溫度在20℃以上,泌蜜很涌,天氣好時可一天蜜滿箱。單一品種流蜜期15天,涌蜜期10天,此季節(jié)雨水較多,常常造成絕收。若有早、中、晚柑橘品種同場則整體花期20天,大流蜜期15天。從幾年來的實際情況看,胡柚花大而厚實、香氣濃、流蜜涌;柑橙次之;柑桔流蜜雖不如前二者,但其面積大,只要場地不擁擠可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我們湖北赤壁地區(qū)柑桔的初花期正好接油菜花末期、紫云英流蜜中期和草莓棚出棚的蜂群。
4..益母草。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樓、云母草,夏季開花。其干燥地上部分為常用中藥,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 益母草可全草入藥,有效成分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堿、水蘇堿、益母草定、益母草寧等多種生物堿及苯甲酸、氯化鉀等。
益母草蜜含有多種維他命、氨基酸、天然葡萄糖、果糖,益母草蜜來自西南高原無污染藥用益母草產(chǎn)區(qū),有祛瘀生新,調(diào)經(jīng)活血,非常適合產(chǎn)及前產(chǎn)后女性使用,對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血過多、痛經(jīng)、經(jīng)閉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機體抵抗力。蜜顏色為淺琥珀色,清香怡人,品質(zhì)優(yōu)良,含有含有蜂蜜特有的活性酶、多種維他命、氨基酸、天然葡萄糖以及天然果糖。
益母草的主要分布于內(nèi)蒙古、河北北部、山西、陜西西北部、甘肅等地。野生的到處都有,是我們長江中游兩岸的大蜜源,我們赤壁市陸水河流域兩岸都有。正常年份花期5月初至6月中旬,蜜粉豐富,花多為紅色.開花期要是遇上多云或晴天,溫度在30℃以上,泌蜜很涌,天氣好時可一天蜜滿箱。單一品種流蜜期20天,涌蜜期15天,收蜜較穩(wěn)產(chǎn)。有放牛羊的地區(qū)易形成早、中、晚流蜜現(xiàn)象,中蜂意蜂都能采集。因花花瓣較長,意蜂采集量是中蜂的幾倍。
5.荔枝。荔枝屬無患子科喬木、果樹,南方種植。2~5月開花,花期20天。荔枝泌蜜時,刮南風蜜多,刮北風蜜少。每群蜂可采蜜40~60斤。荔枝蜜呈淺琥珀色。香味濃。
6.龍眼。龍眼屬無患子科喬木、果樹,南方植物。4~5月開花,花期20天。可采蜜20~30斤。夜間氣溫20度以上,早上有霧,白天晴,蜜多。龍眼蜜呈琥珀色,有芳香。
7.刺槐。刺槐屬豆科落葉喬木,是我國北方的主要蜜源植物之一。4~6月開花,一般花期7~10天。一個刺槐花期,每群蜂可采集20到40斤蜂蜜。晴天、無風的天氣刺槐蜜可以大豐收。刺槐蜜呈白色,不易結(jié)晶。
8·白刺花。白刺花屬豆科落葉灌木,主要分布于西北。5月上旬開花,花期30天。每群蜂可采蜜40~80斤·。流蜜后期常出現(xiàn)大批死蜂,需注意。蜜呈淺琥珀色。有芳香,結(jié)晶細膩。
9.窿緣。窿緣桉屬桃金娘科喬木,分布于華南、西南。5~7月開花,每群蜂可采蜜50~90斤。蜜呈琥珀色,儲存一段時間后顏色變淺,有桉醇味。
10.烏桕。烏桕屬大戟科喬木、木本油料樹,南方樹種。6~7月開花。每群蜂可產(chǎn)40~50斤蜜。烏桕蜜呈琥珀色,結(jié)晶粗。我們湖北地區(qū)5月20日已經(jīng)開花。
烏桕又名木籽樹、蠟子樹、木油樹,是一種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在湖北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主要分布在:一是沿鄂東大別山南麓向西至大洪山麓的廣大丘陵地區(qū),包括黃岡、孝感、荊州和襄樊的部分縣市;另一片是鄂西南山地河谷地帶,包括恩施和宜昌的部分縣市。在十堰市的鄖縣等地也有較大面積栽培。烏桕品種劃分為葡萄桕、雞爪桕、鳳尾桕、銅錘桕等四種類型。烏桕經(jīng)濟壽命40年,種子含油率40%左右,經(jīng)榨取、酯化精煉,可生產(chǎn)出生物柴油。據(jù)統(tǒng)計,湖北現(xiàn)有烏桕成林面積12萬畝,烏桕籽年產(chǎn)量1.2萬噸,占全國總產(chǎn)量的42%,居全國第一位。
(1).山烏桕。(野烏桕)各地山區(qū)普遍分布,以南平、尤溪、順昌、邵武、三明、永安等地數(shù)量較多,主要分布于丘陵低山地區(qū),為山區(qū)夏季主要野生蜜源植物。⑴山烏桕蜜源的花期山烏桕(圖7)開花期因所在緯度、海拔高度、樹齡、樹勢等不同而有差異,大致開花期6~7月中旬,群體花期長達30~40d,盛花泌蜜期20~30d。⑵山烏桕的開花泌蜜習性山烏桕泌蜜適溫28~32℃。山區(qū)林間環(huán)境中大氣濕度較大,只要晴天溫度高,泌蜜較涌。若刮干燥酷熱的西南風則不泌蜜⑶山烏桕蜜源的特點①山烏桕花序多而大,花期長,蜜腺發(fā)達,泌蜜豐富,對蜜蜂的引誘力強。②花序上雄花多,花粉豐富,對華南地區(qū)采完荔枝、龍眼蜜源后的蜂群恢復群勢有重要作用,可邊繁殖邊生產(chǎn)。③山烏桕無明顯的大小年現(xiàn)象,花期間正值南方進入高溫季節(jié),中蜂和意蜂均可進山區(qū)采集。④開花期間正值南方雷陣雨季節(jié)和有時近海山區(qū)還受臺風的影響。⑤山烏桕新蜜淺琥珀色,結(jié)晶黃白色,顆粒較粗,濃度較低,味淡香。⑷山烏桕花期蜂群產(chǎn)蜜量山烏桕花期長,比較穩(wěn)產(chǎn),常年每群意蜂可產(chǎn)蜜15~20kg,豐年可達25~50kg。每群中蜂可產(chǎn)蜜10~15kg。⑸山烏桕花期蜂群管理注意事項①采蜜生產(chǎn)的同時注意蜂群的繁殖,并腰留足飼料。②防暑降溫、遮蔭,防止山區(qū)胡蜂危害。
(2).烏桕(人工栽培)。以清流、連城、永定、浦城、政和、福鼎等縣數(shù)量最多,其次是南平、泰寧等。栽培于公路旁、山坡荒地、田地埂、溝邊等。⑴烏桕蜜源的花期烏桕開花期在6~7月上旬,花期約30天。⑵烏桕的開花泌蜜習性烏桕一般達5~7齡就開花,雄花多,雌花少或無。以10~30齡的壯樹形成的花序多,泌蜜量大。通常是雄花先開放,后開雌花,最后再開雄花結(jié)束。高溫高濕的天氣泌蜜量最大,氣溫25℃以上開始泌蜜,30℃以上泌蜜多。因開花期正值高溫季節(jié),雷陣雨過后次日晴天,泌蜜量最大。若干旱、酷熱天氣或刮西南風,則不泌蜜。⑶烏桕蜜源的特點①烏桕樹冠大,花序多,蜜腺發(fā)達且顯露,蜜粉均豐富,對南方夏季蜂群的繁殖和生產(chǎn)有利,尤其華南地區(qū)對采完龍眼蜜源后的蜂群恢復群勢有重要作用,可邊繁殖邊生產(chǎn)。②常受雷陣雨、干燥的西南風影響,近海地區(qū)的烏桕有時還受臺風的影響。③有的年份烏桕生蚜蟲嚴重,不僅影響開花泌蜜,而且常因蜜蜂采食蜜露后而引起中毒。④新蜜為淺琥珀色,結(jié)晶后呈暗乳白色,顆粒較粗,濃度較低,味甘甜稍淡。⑷烏桕花期蜂群產(chǎn)蜜量烏桕集中分布地,常年每群意蜂可產(chǎn)蜜20~30kg,豐年可達50kg以上。中蜂每群蜂可產(chǎn)蜜10~15kg。⑸烏桕花期蜂群管理注意事項①向陽背風處的烏桕泌蜜多且穩(wěn)定,故放蜂場地要選在背風處,蜜蜂采集效率高。②烏桕蜜多花粉豐富,根據(jù)群勢,可取蜜、造脾、育王和分蜂。③注意防暑降溫、遮蔭,留足飼料。④防病、防止胡蜂或蟾蜍危害。⑤蚜蟲嚴重的烏桕一般不宜利用,防止蜜露中毒。
11.荊條。荊條屬馬鞭草科野生灌木,是我國華北地區(qū)的主要蜜源植物。6~8月開花,一般流蜜期為30天。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溝,谷地。喜歡生長在石灰質(zhì)的土壤里。生長在含碳酸鈣豐富的石灰山區(qū)和風化煤層的荊條,泌蜜量最大。荊條泌蜜量大,強群每天可進蜜10斤左右(指的意蜂,下同),一般年份,每群蜂可采蜜40~90斤。荊條蜜呈淺琥珀色,有草香味,容易結(jié)白色結(jié)晶。
12.棗樹。棗樹屬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喬木,全國各地都有生長。北方6月初開花,花期一個月。一般年份,每群蜂可采集30~60斤蜜。如開花前下透雨,開花期間又下了幾場小雨,可獲得豐收。棗花后期,干旱地區(qū)會出現(xiàn)大批蜜蜂死亡現(xiàn)象,需注意。棗花蜜呈琥珀色,甜度大,不易結(jié)晶。
13.椴樹。屬椴樹科落葉喬木,稱得上蜜源植物的有東北的糠椴、紫椴,西北的華椴。七月上旬開花,每群采蜜20~30斤。天氣悶熱,濕度高時泌蜜量大。西北地區(qū)的華椴,常與漆樹長在一起,成為當?shù)氐闹饕墼础i矘涿鄢仕咨斜『傻那逑恪=Y(jié)晶蜜白色、粒細。
14.橡膠樹。橡膠樹屬大戟科喬木、經(jīng)濟作物,主要分布于兩廣、海南。每群蜂可采蜜10~20斤。蜜琥珀色。
15.芝麻。芝麻屬胡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油料作物。7~8月開花。花期45天。每群蜂產(chǎn)蜜20~30天。芝麻蜜呈淺琥珀色,略有酸味。
16.胡枝子。屬豆科灌木,分布于華北、東北。7~8月開花,一般年景可采夠飼料,好年景可采蜜30~60斤。蜜呈琥珀色,結(jié)晶白色、細膩。
17.棉花。屬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栽培作物,主要分布于北方、西北。7~9月開花,每群蜂可采集30~70斤蜜。棉花有四種蜜腺:花內(nèi)蜜腺和三種花外蜜腺,花內(nèi)蜜腺整天流蜜,蜜蜂喜歡采集。棉花蜜呈水白色,易結(jié)晶,香味淡。
18.向日葵。一年生菊科草本、油料作物,主要分布于華北、東北、西北。8~9月開花,每群蜂可產(chǎn)蜜30~60斤。蜜呈淺琥珀色,味芳香,易結(jié)晶。
19.蕎麥。蕎麥屬一年生糧食作物,全國分布。8~10月開花,花期30天。白天高位高濕,晝夜溫差大,流蜜多。每群蜂產(chǎn)蜜80~120斤。蕎麥蜜為深琥珀色,有異味,質(zhì)量次。
20.野壩子。屬唇形科野生草本或亞灌木,分布于云南、四川。9~11月開花,每群蜂可采20~60斤蜜。新蜜淺琥珀色,結(jié)晶潔白細膩,此蜜放置以后會發(fā)硬成塊,素有硬蜜之稱。
21.大葉桉。屬桃金娘科喬木,南方樹種。9~11月開花,花期100天。此花蜜水分過大,含糖量低,蜜蜂釀造比較困難。每群蜂可產(chǎn)蜜10~20斤。蜜呈琥珀色,有桉醇味。
22.柃木。屬山茶科灌木,長江流域及以南生長。10~3月開花。每群蜂可產(chǎn)10~30斤蜜。柃木蜜呈水白色或特淺琥珀色,結(jié)晶細膩乳白,極芳香。
23.枇杷。枇杷品種很多,開花期10月下旬~12月上旬,開花遲早因地區(qū)、品種、樹勢和環(huán)境條件等不同而異。樹勢強壯的開花早,樹勢弱的開花遲。頂生的夏梢結(jié)果母枝開花早,側(cè)生的開花遲。開花泌蜜期約30~35d。枇杷花序為頂生的聚傘圓錐花序。花序大小差異大,大的花數(shù)可達200~300朵,小的花數(shù)30~40朵。氣溫11℃以上開始開花,13~14℃開花最多,15~16℃開始泌蜜,泌蜜適溫18~22℃。相對濕度60%~70%,夜涼晝熱,南風天氣泌蜜多。種植10年后開花多,泌蜜量大。刮北風、寒潮低溫不泌蜜。蜜蜂采集活動主要在中午前后。
枇杷蜜源的特點:①開花泌蜜有大小年現(xiàn)象,若加強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管理措施,如合理整枝、疏花疏果、加強肥水管理等的果園,大小年現(xiàn)象不明顯。②花蜜含糖量可達30%~65%。③枇杷新蜜淺白色,濃度較高,有枇杷香味,結(jié)晶后呈乳白色,顆粒略粗,為優(yōu)良上等蜜。
枇杷花期蜂群產(chǎn)蜜量:中蜂常年每群蜂可產(chǎn)蜜5~10kg。枇杷花期蜂群管理注意事項①要選擇向陽背風的放蜂場地。②做好防寒保溫工作。③注意繁殖,酌情取蜜,留足飼料。④防止胡蜂和巢蟲危害。
24.鴨腳木。鴨腳木屬五茄科喬木,南方樹種。11~1月開花。鴨腳木蜜呈琥珀色,結(jié)晶后白色或淡黃,尾味稍苦。
二、輔助蜜粉源植物
1.華北、華東的榆(家榆、白榆)3-5月有粉;2.華北、華東的油松4-5月有粉;3.南方丘陵的馬尾松3-4月多粉;4.南方各地的杉木4-5月多粉;5.東北、華北的柳樹(河柳)4-5月較多蜜粉;6.東北、華北的山楊(楊樹)3-4月多粉;7.全國各地的胡桃(核桃)3-4月有粉;8.東北、華北的榛(榛子)3-6月有粉;9.全國各地的板栗(栗子6-7月)較多蜜粉;10.東北的葎子8-9月有蜜粉;11.南方各地的樟樹5-6月較多蜜;12.全國各地的蓮(荷花)6-8月有蜜粉;12.全國各地的白菜(黃芽白菜)3-5月有蜜粉;13.全國各地的蘿卜3-4月較多蜜粉;14.全國各地的女貞(白蠟)7月有蜜較多粉;15.全國各地的小薊(刺兒菜、小薊草、祁州漏蘆)5-6月較多蜜粉;16.全國各地的矢車菊(和尚頭)6-9月較多蜜粉;17.全國各地的蒲公英(婆婆丁、黃花地丁)3-5月較多蜜粉(新蜜呈琥珀色,具有草香味,分布集中地區(qū)可取蜜);18.北方各地的大蘚(刺蘚、貓?zhí)\、千針草、野紅花)8月較多蜜粉;19.北方各地、山東、河北最多的蘋果4-6月較多蜜粉(一般每群可產(chǎn)蜜5千克);20.全國各地遼寧、山東、河北最多的梨(沙梨)蜜粉較多;21.全國各地的梅(干枝梅、春梅、紅莓花、酸梅)3-4月有蜜粉;22.南方各地的枇杷10-12月較多蜜(條件好可取蜜)有粉;23.全國各地的櫻桃4月較多蜜有粉;24.全國各地的李(李子)3-4月較多蜜有粉;25.全國各地的杏(杏子)3-4月較多蜜有粉;26.東北、山東的玫瑰5月有蜜粉;28.全國各地的山桃(野桃、花桃)3-4月有蜜粉;29.東北、華東的山楂5-6月有蜜粉;30.東北的山荊子(山荊子、木荊子)5月有蜜粉;31.全國各地華北最多的紫穗槐(棉槐、紫翠槐、穗花槐)5-7月較多蜜粉;32.河北、江蘇、江西、廣東、四川的合歡(絨花樹馬嬰花)5-6月有蜜粉;33.全國各地華北、東北南部最多的槐(中國槐、槐花樹、紫槐槐龜子)7-8月較多蜜(條件好可取蜜);34.全國各地的大豆(黃豆)3-7月較多蜜有粉(只有少數(shù)地區(qū)被蜜蜂采集);35.南方各地的蠶豆(南豆)2-8有蜜粉;36.東南沿海的田青6-8月較多蜜粉;37.全國各地的豌豆(南豆)5-6月有蜜粉。38.陜西的錦雞兒(檸條)4-5月較多蜜粉(條件好可取蜜);39.華北、華東、華中、四川的瓦松(瓦花)9-11月較多蜜粉;40.全國各地的芫荽(胡荽、香菜)5-7月較多蜜粉;41.全國各地的胡蘿卜(紅蘿卜、丁香蘿卜)7月有蜜;42.山西、內(nèi)蒙古、甘肅、遼寧的小茴香(茴香、谷香、小茴)6-7月較多蜜(蜜呈琥珀色芳香);43.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的烏飯樹11-12月較多蜜;44.福建南部的甘薯(地瓜)9-11月較多蜜(開花流蜜因地區(qū)品種而不同);45.華東、華北、東北新疆的百里香(山椒、蚊子草)6-7月蜜粉較多(分布集中地區(qū)一般毎群可產(chǎn)5-10千克);46.全國各地的薄荷(仁丹草、蕃河菜)4-6月蜜較多(蜜質(zhì)次、有異味、蜜色淺、含薄荷味);47.江蘇、浙江、河南、山東、寧夏、東北的枸杞(仙人掌、狗奶子)5-6月蜜較多有粉(條件好毎群可取蜜10千克);48.全國各地的煙草8-10月蜜粉較多;49.全國各地的金銀花(忍冬、雙花、二寶花、銀花、銀花藤)5-6月有蜜粉;50.全國各地的西瓜7-8月有蜜粉(集中地區(qū)可取蜜);51.全國各地的黃瓜5-7月蜜粉較多;52. 全國各地的甜瓜(香瓜、果瓜)6-8月蜜粉較多;53. 全國各地的南瓜(香瓜、飯瓜)6-8月蜜粉較多;54.廣西、福建的柚子(拋欒)5-6月有蜜;55.廣東的黎檬(檸檬)5-6月有蜜;56.東北林區(qū)的黃檗(黃菠蘿)6月蜜較多有粉;57. 全國各地的臭椿(紅椿、白椿、樗樹)5-6月有蜜粉;58.華北及南方各地的楝樹(苦楝子樹)3-4月有蜜;59.東北、華北、甘肅、河南、陜西的文冠果4-5月蜜較多;60.華北、內(nèi)蒙、西北、東北林區(qū)的酸棗5-7月有蜜;61.東北林區(qū)的山葡萄5-6月有蜜粉;62. 全國各地的葡萄(薄陶草龍珠)5-6月有蜜粉;63.中南各地的茶10-11月蜜粉較多;64.南方各地的山茶10-12月蜜較多有粉;65. 全國各地的檉柳6-8月蜜較多有粉。
三、有毒蜜粉源植物
⒈鉤吻。別名胡蔓藤、斷腸草。全株劇毒。分布于福州、永泰、閩候、仙游、永春、德化、南安、同安、南靖、平和、永定、上杭、連城等地。多生于陽光充足的灌木林中或山地路邊草叢。此植物數(shù)量少且分布星散,雖有蜜蜂去采集花蜜,至今尚無發(fā)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開花泌蜜期與鵝掌柴同,大致10月~次年1月。
⒉茶和油茶。種植面積較大,湖北全省各地均有分布。開花期10~12月,花期50~60d。油茶(圖12)開花就泌蜜,蜜、粉均豐富。開花泌蜜受低溫、寒潮和霜凍影響。
蜜蜂采油茶蜜多在上午6時至下午4時,以10~14時采集最盛。蜜蜂采食油茶和茶花蜜后常發(fā)生中毒,幼蟲腐爛,群勢下降。尤其是干旱年份較嚴重,但不一定每年都有發(fā)生。在同樣條件下,意蜂比中蜂嚴重。據(jù)報道,蜜蜂中毒的原因是蜜中含有生物堿和寡糖、半乳糖等多糖類引起的。但油茶和茶花蜜對人無毒。茶花期蜂群飼養(yǎng)管理上應通過采取補足巢內(nèi)飼料,提出巢內(nèi)有毒的蜜、粉脾,同時補喂糖漿和中毒嚴重時遷移蜂群等措施防止蜜蜂中毒。
3.雷公藤。(斷腸草、紅藥、菜蟲藥)衛(wèi)矛科。全株劇毒。分布于建寧、泰寧。開花期建寧于5月底始花,6月中下旬盛花。1972年7月建寧縣客坊公社留田段張家村曾發(fā)生33人食含有雷公藤(圖13)毒蜜的蜂蜜而引起33人中毒的事件,其中5人死亡。
1972年夏季大旱,該地其它蜜源較缺乏而雷公藤大流蜜,蜜蜂大量去采集,出現(xiàn)蜂箱里的蜜蜂和蜂蜜都特別多的反常現(xiàn)象,同年湖南城步縣和黔陽縣、廣西龍勝縣也發(fā)生人食含雷公藤毒蜜的蜂蜜中毒事件。雷公藤主要有毒成分是雷公藤堿。
⒋昆明秋海棠。(白背雷公藤、山砒霜、鴨子藥)衛(wèi)矛科,雷公藤屬(圖14),形態(tài)特征與雷公藤相似,主要區(qū)別點是葉下面粉綠白色。福建分布于順昌、崇安等縣。數(shù)量較少且呈星散分布,尚未發(fā)生過蜜中毒現(xiàn)象。據(jù)報道,1972年7月廣西龍勝縣馬提公社中洞大隊嶺坪生產(chǎn)隊人食蜂蜜中毒是含有昆明秋海棠毒蜜中的雷公藤堿引起的。
有毒蜜源植物的分布地區(qū)并不是每年都有發(fā)生中毒現(xiàn)象,所生產(chǎn)的蜂蜜不一定都是毒蜜。通常是個別年份因氣候異常,無毒蜜粉源植物開花泌蜜差,而有毒的雷公藤開花泌蜜量大,誘使蜜蜂去采集,使蜂蜜中含大量有毒物質(zhì)成分。這種植物生產(chǎn)的蜜對人有毒,而對蜜蜂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