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生綠葉, 身上方格格, 東北不長她, 全身黃顏色
猜猜這是啥?
告訴你,它就是今天的主角—菠蘿
菠蘿(學名:Ananas comosus),是熱帶水果之一。福建和臺灣地區稱之為旺梨或者旺來(?ng-lai),新馬一帶稱為黃梨,大陸及香港稱作菠蘿。有70多個品種,嶺南四大名果之一。鳳梨與菠蘿在生物學上是同一種水果,至少在生物學角度來說,所謂的菠蘿和鳳梨的區別是不存在的。市場上,鳳梨與菠蘿為不同品種水果:菠蘿削皮后有“內刺”需要剔除;而鳳梨消掉外皮后沒有“內刺”,不需要用到劃出一道道溝。
中國菠蘿種植地域分布
廣東:徐聞、雷州、中山市神灣鎮、惠來、廣東農墾湛江農墾局
廣西:邕寧、武鳴、隆安、馬山、上林、賓陽、橫縣、東興、上思、百色右江區、田陽、田東
福建:漳浦、云宵、詔安、龍海、南靖、長泰、東山、平和
海南:瓊海市、文昌市、海口市
云南:元陽、畹町、隴川、瑞麗、勐臘、河口、馬關、潞西市、鎮康、景洪市、屏邊
菠蘿都有些什么品種?
生活中,人們在意所謂鳳梨和菠蘿的區分,是因為各種菠蘿確實不太一樣。有的葉片有刺,有的沒刺,有的果眼深,有的果眼淺,甚至有的聲稱自己不需要泡鹽水。目前在種植的菠蘿品種約有60-70個,自19世紀以來有不同的分類方法,現在一般按果的特性分為皇后類(Queengroup)、卡因類(Cayennegroup)、西班牙類(Spanishgroup)三類
皇后類 :葉片較短,葉多刺,極少數無刺,葉面中間有明顯彩帶。果圓筒形或圓錐形,果眼深,小果兩側向上突起,果肉黃色至深黃色,肉質細,纖維少,汁多味甜,香氣濃郁。代表品種有皇后。
卡因類 :植株強鍵,較高大,葉片硬直較張開,葉無刺或尖端有少許刺。果肉淡黃色,香氣較淡,果眼淺,小果圓而扁平,不突起。代表品種為無刺卡因(Smooth Cayenne),也稱Cayenne、Cayena Lisa。栽培歷史已有一百多年,這類菠蘿目前占世界菠蘿栽培面積的90%以上。適合罐頭加工。
西班牙類: 南美主要的商業品種,在西印度、委內瑞拉、墨西哥,東南亞地區廣泛栽培。植株高,葉片長而闊,葉緣有硬而尖銳紅色的刺,葉片黃綠,葉面兩側有紅色彩帶。果肉淡黃色,纖維較多,小果扁平,但其苞片基部突起,果眼下陷深入果肉。本類代表種為紅西班牙(Red Spanish)。臺灣的無刺或有刺紅皮種,華南栽種的蘿崗有刺、廣西武鳴、廣東潮洲、汕頭的北梨,福建的本地有刺也屬本類。
國內栽種主要品種
這些年市面上有很多人工培育的鮮食品種如雜交選育的臺農系列,1996年美國DelMonte選育的MD2、Gold等。
MD2金菠蘿果重一般1-2公斤,圓筒形,葉緣無刺,葉片細長表面光滑,果皮薄,芽眼淺,果肉金黃,肉質細致,纖維適中,較耐儲運,是當前重要的鮮果貿易品種。
臺農22號:平均果重1.76公斤,果實圓筒形,成熟時果皮黃稍帶橙紅色。果皮薄,花腔(芽眼)淺,果肉黃或金黃色,肉質致密細嫩,纖維中等。糖度平均17.6°Brix,酸度0.43%,糖酸比40.9,鳳梨特有之風味濃郁,具鮮食及加工特性。
臺農16號果實長圓筒形,成熟果皮橘黃色,果肉黃或淡黃色,纖維少(幾乎無纖維),肉質細致。芽眼淺,切片可食,不必刻芽眼。可溶性固形物達17%,酸度0.4%,具有特殊香梨風味。
菠蘿與鳳梨的區別
菠蘿如何貯藏保鮮
貯藏特性
菠蘿有卡因類、皇后類和西班牙類三大品種群。現有品種大多不耐貯藏,也不耐低溫,僅有皇后類的巴厘、西班牙類的武鳴、云南、臺灣土種等較耐貯藏。
菠蘿成熟度與耐貯性密切相關。成熟度低,果實糖分含量少,香氣不足,色澤淡,商品價值低。另外,菠蘿為非躍變性果實,因此采后不能繼續成熟。此外,在常溫下,由于秋、冬季的果實極易發生黑心病,不耐貯運;夏果因高溫、易腐爛、輕耗,所以春果是北運和貯藏最理想的品種。
菠蘿同樣是一種對低溫敏感的熱帶水果,一般低于6℃便會發生冷害,其中黑心病是菠蘿貯藏過程中的最普遍發生的生理性病害,其主要就是由于果實在生長及貯運過程中遇低溫所致。
貯藏條件與方法
1.筐裝貯藏法。適時采收的果實先放在陰涼遮雨處進行預冷并剔除病果,并作防腐處理后,以每籮筐(或塑料周轉箱等)25kg左右裝果,注意不能裝的過滿,以免壓傷、擠傷果實。控制貯庫溫度在7~10℃,相對濕度為85%~90%,用該法貯藏菠蘿,貯期可達20天以上。貯藏期間應注意通風換氣,并定期檢查清除病爛果。
2.塑料帶藏法。先將果實用500ppm的萘乙酸浸漬處理,晾干后裝人塑料袋內,在袋內墊草紙吸濕和防碰傷,扎緊袋口,貯于7~10℃的冷庫內。用該法可完好保存果實1個月以上,并仍保持較佳品質。
3.常溫貯藏。作為常溫貯藏的菠蘿,一般貯期較短,保鮮品質一般在7~10天之內有所保證。作為貯庫要求空氣清新,門窗完整,并備有排氣風扇換氣。